缺口理論(1

價格跳空(缺口)價格跳空是指在K線圖上沒有發生交易的區域。比如說,在上升趨勢中,某天最低價高於前一日的最高價,從而K線圖上留下一段當時價格不能覆蓋的缺口(或日:空白)。
在下降趨勢中,對應情況是當日的最高價格低於前一日的最低價。向上跳空表明市場堅挺,,面臨向下跳空則通常是市場疲軟的標誌,跳空現象在長期性質的周線圖上也可能出現,而且一旦發生了,就非同小可。不過它在日線圖上更常見。
關於跳空的解釋流傳著一些陳詞濫調。其中有句常常聽到的俗套:"跳空總會被填回",這是不正確的。我們且先花點篇幅,澄清一下概念。我們將看到,有些跳空確具意義,但有些則很平常;有些會被填回,有些則不會。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價格跳空因其所屬的類型及出現的場合不同,具有不同的預測性意義。

跳空具有四種類型

跳空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型普通跳空,突破跳空,中繼跳空(或測量跳空),以及衰竭跳空。
普通跳空:普通跳空在四種類型中預測性價格最低,通常發生在交易量極小的市場情況下,或者是在橫向延伸的交易區間的中間階段。其主要原因是市場參與者毫無興趣,市場清淡,相對較小的交易指令便足以導致價格跳空。大多數圖表分析師把普通跳空忽略不計。
突破跳空:突破跳空通常發生在重要的價格運動完成之後,或者新的重要運動發行之初。在市場完成了主要的底部反轉形態,比如頭肩形底之後,對頸線的突破經常就是以突破跳空的形式進行的。市場的頂部或底部所發行的重要突破,正是滋生此類跳空的溫床。另外,因為重要趨勢線被突破時意味著趨勢反轉,所以也可能引發突破跳空。
突破跳空通常是在高額交易中形成的。突破跳空更經常地是不被填回。價格或許回到跳空的上邊緣(在向上突破的情況下),或者甚至部分地填回到跳空中,但通常其中中總有一部分保留如初,不能被填滿。一般來說,在這種跳空出現後,交易量越大,那麼它被填回的可能性就越小。事實上,如果該跳空被完全填回,價格重新回到了跳空的下方的話,那麼這其實倒可能是個信號,說明原先的突破並不成立。向上跳空在之後的市場調整中通常起著支撐作用,而向原先的方向突破並不成立。而向下跳空在之後的市場反彈中將成為阻擋區域。
中繼跳空(或測理跳空):當新的市場運動發生,發展過一段之後,大約在整個運動的中間階段,價格將再度跳躍前進,形成一個跳空或一系列跳空,稱為中繼跳空。此類跳空反映出市場正以中等的交易量順利地發展。在上升趨勢中,它的出現表明市場堅挺;而在下降趨勢中,則顯示市場疲軟。正如突破跳空的情況一樣,在上升趨勢中,中繼跳空在此後的市場調整中將構成支撐區,它們通常也不會被填回,而一旦價格重新回到中繼跳空之下,那就是對上升趨勢的不利信號。
此類跳空又稱測量跳空。因為它通常出現在整個趨勢中點,所以我們可以從本趨勢的信號發出之處或突破處,順著趨勢方向翻一番,從而估計出該趨勢今後的發展餘地。
衰竭跳空:最後這一類跳空出現在接近市場運動的尾聲處。在價格已經抵達了所有目標,並且上面介紹的兩種跳空(突破跳空和中繼跳空)均已清晰可辯之後,分析者便開始預期衰竭跳空的降臨。在上升趨勢的最後階段,價格在奄奄一息中回光反照,跳上一截。然而,最後的掙扎好景不長,在隨後的幾天乃至一個星期裏的價格馬上開始下滑。當收市價格低於這種最後的跳空後,表明衰竭跳空已經形成。上述情況非常典型,說明在上升趨勢中,如果跳空被填回,,則通常具有疲弱的意味。
島形反轉 這樣我們又回到了價格跳空之前的話題--島形反轉形態。有時侯,在向上衰竭跳空出現後,價格在其上方小範圍地盤桓數日乃至一個星期,然後再度跳空而下。在這種情況下,那幾天的價格變化在圖表上就像一個孤島,四周為空白("海水")向上的衰竭跳空同向下的突破跳空結合在一起,就完成一個反轉形態,它通常意味著市場將發生一定幅度的折返。當場反轉的規模也要取決於它本身在趨勢的總體結構中所處的地位。
日內價格跳空 在結束對跳空的討論前,我們還要有所補充。上面所述主要集中於日間跳空,即出現在日線圖上的價格跳空。還有許多種跳空發生在日內價格變化中,出現在以日內時間單位為基礎的K線圖上,而在日線圖上並沒有反映。比如說5分鐘K線圖可以展示許多日內的價格跳空。此類跳空潛藏在日線圖中,其運作機理同日間跳空並沒有什麼兩樣。有機會獲得日內資料的讀者如果看到了這些跳空,不妨如法操作,善加利用。

缺口理論(2

1、缺口之意義戰場上,交戰的雙方對峙一段時間,若不進行和解,總有一方取得優勢。敗退的一方或且戰且退,或敗如山倒。
勝利的一方乘勝追擊,渡過河流或海洋繼續作戰,此時面臨嚴重的補給與退路問題,後面是"缺口",敵方若反擊,情勢非常不利,若戰敗則必掉入河流,甚至被大海吞噬,不然就須投降。基於此項不利環境因素,必須奮力作戰,向前挺進,距"缺口"一段距離,建立據點,穩住陣腳。
股票市場的多空長期爭戰更是如此,從K線圖形可以看出,如果一個形狀很完全的形態,不論是整理形態還是反轉形態,或在波動較小的價格區域內以低成交量變動的股票。有時某日會受突如其來的利多或利空消息,持者惜售或賣方爭于脫手,供需失調,開盤後沒有買進或賣出,使某些價位在開盤時搶買或賣情形下而沒有成交,在圖形上顯示不連貫的缺口,技術分析裏,缺口就是沒有交易的範圍。
在此必須提醒讀者,缺口是開高盤或開低盤的結果,而開高盤或開低盤在圖形上並不一定顯示缺口。長陽線距先前之陽線有段空隙,是開高盤而且跳空留下缺口。長陰線距先前之陰線有段空隙,是開低盤而且跳空,形成缺口。第二根陰線是開低盤而未發生缺口。
從日K線圖看,缺口是當一種股票某天最低成交價格比前一天的的最高價格還要高,或是某天的最高成交價格比前一天的最低成交價格還要低。而周K線圖缺口必須是一周中的最低成交價格比前一周最高價還高,或是最高價較前一周的最低還低,月K線亦是如此,只是月線缺口因時間較長,而發生月尾與月初股價"斷線"的機會極微。
雖然開盤價較前一日之開盤價高,或是較前一日收盤價低,但彼此影線相連,雖然是跳空現象,這並不是缺口。每日交易過程裏,亦會發生某價位沒有成交的情形,K線圖形中卻沒有顯現出來,我們只能解釋是一種暫時的供需不平衡,雖然它們時常比許多隔天的缺口更具有"多空已分勝負"的意義,在技術分析上它只供短線操作者參考,而被專家所忽略。
許多技術操作者都認為,任何缺口必須封閉,措辭稍為緩和的則認為,假使一個缺口在三天內不封閉,則將在三星期內封閉,另有些人則認為,三天內若不封閉缺口,則此缺口絕對有意義,短期內將不會"補空"
事實上,這些爭執並不重要,主要是注意與瞭解封閉後股價走勢的動向,一般而言,缺口若不被下一個次級移動封閉,極可能是一年或幾年才會被封閉。缺口被封閉後的走勢是投資人所關心的。短期內缺口即被封閉,表示多空雙方爭戰,原先取得優勢的一方後勁乏力,未能繼續向前推進,而由進攻改為防守,處境自然不利。長期存在的缺口若被封閉,表示股價趨勢已反轉,原先主動的一方已成為被動,原先被動的一方則轉而控制大局。
探討有意義的缺口前,先介紹在圖形裏時常會發生卻沒有實際趨勢意義的缺口,它並不是由交易行為產生,而是由法令規定將股票實際交易價格硬性地從某一交易日起降低,降低的程度則由該股票所含的股息與股權多寡來決定,臂如除息與除權就是如此。除息報價是以除息前一日收盤價減掉今年配發之現金股利,因此,任何股票現金股利配發愈多,所形成的缺口愈大,1973-1979年的台聚股票便是標準例子,而除權報價是以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除以所含的權值,所謂權值則包括股票股利,資本公積配股與現金認股三部分,因此缺口更大,每年業績良好,價位高與股票股利占多數的股票以及現金增效頗重的股票權值都非常大,因此,除權後之報價極可能與前一日收盤價格相差百分之二十,甚至於更多,這些缺口若被封閉,則稱為填息或填權。
有些技術操作者為彌補除權後形成的無意義缺口,就以開盤後除權報價為准,將權值自行加於圖表上,使圖形繼續連貫下去,如此一來,股票如果填權,在圖形上則有雙重的標示,一為現行股份,一為現行股份加上權值。

缺口理論(3

2 缺口之種類
1)普通缺口:在圖形裏普通缺口經常出現在一個交易頻繁的整理與反轉區域,然而它出現在整理形態的機會較反轉形態大,因此若發展中的矩形與對稱三角形出現缺口時,就能確定此形態為整理形態。因此,它的特徵是出現跳空現象,但並未導致股價脫離形態而上升或下降,短期內走勢仍是盤局,缺口亦被填補。短線操作者如果預測此一發展跡象,則可在此價格區域內高出低進,賺取差價。普通缺口由於很容易被封閉,在多空爭鬥裏亦不代表何方取得主動,其短期技術意義近乎於零,但是對於較長期技術分析卻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一個密集形態正逐漸形成,終究多空雙方要決是勝負。
2)突破缺口:當形態確立後,從K線表示股價以一個大小不一的缺口跳空上升或下降遠離形態,突破盤局,此缺口就是表示真正的突破已經形成,行情將順著股價趨勢行進下去,也就是說,股價向形態上端突破,整理區域便成為支撐區,將有一段上升行情出現,股價向形態下端突破,整理區域就成為陰力區,將有一段下跌行情出現。
通常導致突破缺口的K線是強而有力的長陰線或長陽線,顯示一方的力量得以伸展,另一方則敗退,同時缺口亦顯示突破的有效性,突破缺口愈大,表示來變動愈強烈。成交量的配合則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發生缺口前成交量大,突破後成交量未擴大或隨價位波動而相形減少,表示突破後並沒有大換手,行情變動一段後由於獲利者回吐承接力量不強時,便回頭填補缺口。突破缺口發生後,成交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擴大,則此缺口意義深遠,近期內將不會回補。與突破形態一樣,下跌突破缺口並不一定出現大成交量,但仍有效。
3)繼續缺口:亦稱逃逸缺口。它出現的次數比前兩種缺口要少,通常是當股價突破形態上升或下跌後遠離形態而至下一個整理或反轉形態的中途出現,因此繼續缺口可大約地預測股價未來可能移動的距離,所以又稱為測量缺口。如果行情進行中出現兩個缺口,股價變動的中點就可能在兩個缺口之間。所以就可以計算出此段股價波動終點的大概價位。其次若跳空現象連續出現,表示距變動終點位置愈來愈近。股市有句名諺:"股價跳三空氣數已盡"便是此意。
4)竭盡缺口:在多頭市場出現此類缺口,表示長期上漲行情即將結束的信號,空頭市場出現此類缺口,暗示跌勢接近尾聲,將進入整理或反轉階段,任何一種熱門的股票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出現竭盡缺口,絕大部分均已先出現其他類形的缺口,然而並不是所有股票在行情結束前都會產生竭盡缺口現象。缺口發生的交易日或次日成交量若比過去交易日顯得特別龐大,而預期將來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出現比此更大成交量或維持此成交量水準,極可能就是竭盡缺口。如果缺口出現後的隔一天行情有當日反轉情形而收盤價停在缺口邊緣,就更加肯定是竭盡缺口。同理,下跌行情結束前出現向下跳空K線,成交量萎縮,此缺口亦是竭盡缺口。
有時會發現K線圖形在同一價位區發生兩個缺口,也就是上升與下跌行情裏產生竭盡缺口後,股價繼續朝相同方向移動,經過一星期或稍長時間的變動,開始朝反方向移動,而在先前竭盡缺口價位跳空,反轉下跌或上升,形成突破口。由於兩個缺口大約在同一價位發生,而整個盤檔密集區在圖形上看起來就像孤立的小島形反轉,但極少出現。
3 缺口之研判缺口現象在K線圖形裏並不罕見,究竟如何辨別種類?大致可以各類缺口的特徵去推敲:
1 普通缺口與竭盡缺口都會在幾天之內被封閉,由缺口所在位置極易分辨此兩種缺口。
2 普通缺口與突破缺口發生時都有區域密集的價格形態陪襯,前者在形態內發生,沒有脫離形態,後者則在股價變動要超越形態時發生。逃逸缺口沒有密集形態伴隨,而是在股價急速變動,也就是在行情中途出現。
3 突破缺口表明一種股價移動的開始,逃逸缺口是快速移動或近於中點的訊號,竭盡缺口則表示已至終點,前面兩種缺口借著它們的位置和前一個價格形態可以辨認,而最後一種則不能立刻確認、分辨出來。
4 竭盡缺口就像逃逸缺口一樣是伴隨快而猛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而生。若要分辨此兩種缺口,最好的依據就是缺口發生的當天或隔一天的成交量非常大,而預料短期內不容易維持或再擴大成交量,這可能是竭盡缺口,而非逃逸缺口。
5 逃逸缺口與突破缺口一般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封閉,而普通缺口與竭盡缺口在幾天之內會被封閉,從時間上區分,普通缺口較竭盡缺口更易被封閉,突破缺口則較逃逸缺口更不易被子封閉。
到底如何運用缺口作為操作時的依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般而言,股價以大成交量向上突破性,留下缺口,這就是多頭行情的徵兆。繼續上漲時應持有股票,不論是否在下一個次級行情頂點賣出,你都需承認日後仍將有高價出現,在回跌時可以加碼買進。

缺口理論(4

急速上升過程裏如果又出現一個缺口,此時需研判這是逃逸缺口,還是竭盡缺口,若推斷此缺口是逃逸缺口,則可繼續持有股票,在預計估價位來臨時,開始限價賣出。如果確定此缺口是竭盡缺口,則應立刻不限價拋出股票並可酌量使用融券以保證自已。
空頭市場裏讀者可用這些規則做反方向的操作,就是遇到突破缺口時須賣出所有股票,而判斷是竭盡缺口時,可以限價買進,開始做多頭,值得注意的是下跌突破缺口不像上升突破缺口,它不需成交量增加來印證。
股價若在某一形態內變動,突然發生反轉,朝相反方向突破,產生缺口時,此時不論做多或做空,必須了結此操作甚至做反方向的委託;也就是原來若是空頭,此時補回拋空額子後,再加碼買進,原來是多頭,此時賣出手中額子後,還可酌量融券拋空。
因此,缺口若出現在多空間僵持不下的盤局尾聲,無疑使投資人輕鬆而肯定地抓住未來一段時間內股價波動方向。股價向盤檔上端突破,三天內不補空,可大膽地買進,輕鬆賺筆多頭錢,股價向盤檔下端突破時,三天不補空,勿需再盡疑,應該立刻拋出股票,減少損失。
缺口若出現在多空長期爭戰的股票裏,其意義又較肯定,熱門股往往因此激發強烈的買氣與賣意,使投資者從缺口的出現觀察與判斷股價變動方向,而冷門股較少出現多空對峙,走勢往往出現一面倒,完全由做手控制,因此,缺口意義雖不可忽視,但較難肯定作為判斷股價趨勢的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玉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